5月25日下午,图书信息中心在图书馆一楼读书会组织召开了“学习资源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就学校文献资源的结构、数字资源的使用以及资源建设的发展与对策等展开深入研讨。来自全校十二个院、部的副院长和系主任等近60名专家和老师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图书信息中心副主任王兆平主持,副校长谢希钢教授出席会议。
会上,王兆平介绍了图书信息中心成立一年以来在文献资源建设方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希望借本次研讨会,获得与会专家和老师针对学校文献资源建设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图书信息中心胡海云老师通过PPT演示的方式,向参与会议的老师们展示了图书信息中心现有的文献资源,尤其是种类较齐全的数字资源,并详细解读了包括学术期刊、电子图书、在线考试库在内的各种数字资源的特色、侧重点及校内外使用方法。听完胡海云老师的介绍后,与会的专家和老师们畅所欲言,纷纷感叹学校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为老师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如此庞大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非常感谢学校为老师们作出的努力,同时针对进一步丰富学校特色专业的文献资源建设,强化毕业生实践报告上传后的资源保护功能,加强文献资源的宣传力度以及深化师、生资源的共建共享服务等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会上,谢希钢指出,在这个网络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数字校园网的广泛深入,将会给学校师生提供更便捷的资源推送和资源获取服务,同时,各种资源的共建共享也会进一步促进学校文献资源的发展。因此,目前学校在进行纸质文献建设的同时,将逐步加大数字资源建设的力度,以配合移动数字资源终端的搭建,满足师生的多样化需求。她还指出,文献资源是学校服务的基础,在馆藏资源采购方面,图书信息中心要多方听取读者意见和建议,并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甚至可以尝试“老师采购,学校馆藏”这种新型的文献采购模式,以增强了文献采购的专业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在做好资源建设的同时,要加强资源的宣传,搞好读者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信息服务。针对个别老师提出的数字资源的推进是否会最终取代纸质图书的担忧,谢希钢认为,移动数字资源终端并不是对传统文献资源系统的颠覆,而是一种增值服务,事实上今年学校购入的纸质图书在副本数量合理减少的前提下品种反而增加了。
研讨会上,图书信息中心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入了解每位老师对学校文献资源的需求和建议。会议在务实、高效、温馨的气氛中圆满结束,与会专家和老师均表示,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会议,解决了许多老师在运用学校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和盲区,期望能够早日见到会议的成果,也希望学校经常举办这样的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召开进一步加强学校文献资源建设的针对性、专业性和系统性,将不断优化文献资源结构,逐步提高资源为全校师生教学、科研服务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