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根据刘晓校长指示精神,电子信息学院周志光院长在知山大学Hollies一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赴英知山一期访学中期总结座谈会,程玉柱、李敏、李兰等全体知山一期访学老师出席会议。
会议伊始,周志光院长首先传达了学校领导对一期访学各成员的关心和期望、勉励大家认真学习,开拓视野、提升综合素质、在学校未来国际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空间建设方面要集中体现标准、系统和特色。并明确会议主题一是总结前期访学阶段成果、二是规划后半期访学工作。在总结知山一期访学一个多月以来方方面面收获的基础上;展望在接下来的三十六天中如何进一步明确目标、抓住重点,为我校教学改革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办法。
首先是殡仪学院熊英老师发言,由于知山大学没有对应的殡仪专业,所以熊老师一直在探索如何将殡仪专业与知山大学相关专业(如健康学院的临终关怀专业等)对接起来,她也谈到她正在与英国一所开设殡仪专业的巴斯大学在联系方面所做的努力;
艺术学院刘征老师就参与学生威尔士采风实习、参观曼城工业科技展览和平面设计等方面谈了她在课程参与方面所做的工作和体会,并准备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将尝试更多的将听课与交流更好地结合起来;
医学院李敏老师就个人英语学习和专业设置分析等方面介绍了她的一些工作,并就两校在护理专业的进一步合作可能性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一些分析。
软件学院程玉柱老师从团队生活、个人发展和校际合作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强调了访学团队生活中安全第一和分工协作的重要性,探讨了两校专业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的一些异同点;
外语学院李兰老师在这边主要研究幼儿教育专业,她特别对中西方专业招生宣传的方式做了一个比较分析,下一步的目标是更多地去实地学习和体会;
社会管理学院刘军老师谈到一个多月以来体会较深的是这边课堂组织模式的风格多样化,下一步的工作重心是专业对接与西方先进教学方法的学习;
商学院张鸽老师通过听课以及访谈等方式,谈了一些关于课程实践模式、证书认证、重修机制等的体会。下一步工作将更多地参与企业实习;
社会工作学院杨婕娱老师就自身在课堂和社会实践中的一些经历,对中西方在教育理念、社会工作文化等方面的一些差异做了一些探讨和分析。下一步工作是更多地去机构实习;
文化传播学院杨清华老师谈到知山大学教师课堂组织的多样性,最大的感受就是这边的课堂教学特别讲究实用性,实习实训贯穿教学始终。下一步设想是重点关注这边的学生竞赛模式,比如全球策划创意大赛等。
最后,周志光从两个方面做了总结发言:
一、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访学时间和资源提升访学成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他建议,首先要开拓视野,一定要多走、多看、多听、多交朋友、多感受、多总结,将学习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访学三个月的主要目的不是掌握某门具体的专业课程知识,重点在于打开一扇窗户、找到一些教学资源,更新理念和方法;其次,认真总结访学过程中受到从教学到生活等各方面的观念冲击,如刘洪宇副校长对访学成员期待的,要能创新和改革,随时准备将旧的、过时的东西替换成新的和先进的;第三则要提高能力,从语言、研究和沟通能力三方面全方位的提高。
二、作为知山访学一期,要对二期、三期等起到一个探索和引领的作用,进一步的明确访学目标。对于签证、生活等方面的经验介绍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对两校在教育教学理念、师资队伍结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习实训的组织、社会评价和认证、就业情况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进行系统化的比较研究,更深入地了解知山大学建校125年以来所形成的办学特色和可供我们借鉴和学习之处,引导和帮助后期访学同仁更好地把握学校提供的宝贵的出国访学机会,在两校合作之间推动在学分互认、学生学历教育以及学生国际化就业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总结座谈会前,周志光院长和知山大学国际教育中心黄岳麓主任就本期访学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以及两校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