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根据学校中期教学检查的安排,常务副校长刘洪宇教授在办公楼二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和软件学院共8位教师的空间资源课程座谈会,科研处李科处长、教务处易希平老师和梁奇伟老师及两个学院各班级的16位学生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采取教师说课程、学生评课程的方式进行,这种贴近学生、亲近学生的方式生动活泼、效果鲜明。在说课程的过程中,8位老师除了就课程导航、解构重构、资源库、电子表格教案、空间互动等常规内容进行阐释外,还展示了各自对空间资源课程的独特理解与创造。
蔡书华老师践行了“三主线、四要求”的空间资源课程建设模式,呈现了别具一格的空间教学场景;黄有全老师开启了“自创条件一体化空间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运用了仿真实训教学系统,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宋晓虹老师探索了“学生自主链接作业模式”,方便了作业的批阅与交流;王宏彦老师将项目理念贯穿到空间资源课程的始终,学生学习任务明确、学习兴趣浓厚;胡伏湘老师构建了从“项目导入”→“小程序”→“设计工具”→“理论”→“自学资源”的完整空间教学体系;谢静波老师用四句话道出了空间资源课程建设的心声,“复杂的事简单做,简单的事重复做,重复的事认真做,认真的事开心做”;吴名星老师利用网络将空间资源在同一界面呈现,极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对同一课程进行了不同视角的解构,让人真切感受了“殊途同归”的意蕴;唐一韬老师特别强调了空间资源对于学生自学的特殊重要性。
16位学生在听完老师说课程后,各抒己见,纷纷表达了对空间资源课程的热切之情和欣喜之心。同学们一致认为,空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全新平台,空间唤醒了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学习、合作学习的意念和决心,空间强化了学生的主体角色和参与意识,空间激励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空间使学生的大学生活变得五彩斑斓、变得意味深长。
李科在发言中指出,8位老师在空间资源课程建设中的体会和创造、16位学生对于空间资源课程的感悟和感触是我校“空间无限、资源无限、学习无限、创新无限”的最好注脚。
刘洪宇在总结中感叹,“教师说课程、学生评课程”的方式令人思绪万千、让人耳目一新,这种方式充分展示了师生之于空间教学从起伏、变化到坚毅、恒定的心路历程,而师生的坚毅与恒定让我们坚信,以空间资源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是一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改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一场真正的教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