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校长和刘洪宇副校长领取华夏高科技产业特别创新奖
2011年8月20日上午9点,第四届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颁奖大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大厅隆重举行,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二十多家媒体记者到会采访报道了颁奖大会盛况。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是按照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规定,200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依法核准登记的科学技术奖励。主要“奖励在促进自主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企业家、科研和管理人员”。本届华夏高科技创新奖根据有关部门和专家推荐、申报,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初评、复评和终评,共有十二项成果获此殊荣。我校《基于云计算以用户空间为基础的资源共建共享型网络平台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应用与实践》成果获得华夏高科技产业特别创新奖,我校教师周志光、谢泉峰、陈翠娥,学生李长建获得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
刘晓校长在颁奖大会上做主题发言
我校获奖代表和刘晓校长、刘洪宇副校长合影留念
在本届颁奖大会上,湖南省教育厅王键厅长与国家科学技术部领导、国家安监总局领导、国家商务部领导、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领导在主席台就坐并担任颁奖嘉宾,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我校校长刘晓教授与我校副校长刘洪宇教授上主席台领取了特别创新奖。刘晓校长代表获奖单位作了《用基于云计算的互联网教学空间推动学校的变革》的主题发言。刘晓校长的主题发言深刻分析了在当今世界信息化建设迅猛发展、信息流动海量增加以及自媒体时代来临等发展形势下,基于云计算的应用正在蓬勃兴起,世界大学城的顺时推出、职教新干线的崭新应用成为了教育界新的期待和希望;用发生在我校的具体事例回顾了我校师生一年多来探索把大学城空间运用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历程。从对空间的疑惑不解、到逐步认识空间的作用、到教学、管理和学习离不开空间,我校师生认识到,大学城空间是适应互联网新发展、破解教育教学和管理难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必将为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闯出一条新路子。刘晓校长也对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评审委员会对我校空间建设的支持和充分肯定表示感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访问我校空间的点击量已超过一千万次,专程来我校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经验的省内外高校已达到200余所,学校空间建设的创新和实践得到了教育部领导、湖南省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的高度肯定。去年获得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特别奖的段小平主任用一年来从事能源科技产业化的亲身经历感谢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给予的“奖前培育、奖后引导、全程服务、全力打造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大力支持。本届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办公室主任、评审委员会秘书长朱松林先生在致答谢辞中,特别提到了我校全体领导和教师空间建设的理念、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果已经得到了教育部领导的高度关注,引领了湖南这场教育信息化革命,把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落到了实处,并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动态发展,抓住了互联网发展真正核心的东西,在这场自下而上、以云计算等高技术为技术载体、多媒体数字化、空间教育教学革命中“做出了跨越式的贡献”,正在影响全国。这场革命的结果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教育信息化革命相比毫不逊色。未来几年国家科技部将把湖南省教育厅信息化建设项目纳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领全国。并希望我校信息化建设再接再厉,为第五届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添光添彩,更进一步。
王键副厅长与刘晓校长会间亲切交谈
我校一年多来以空间建设为抓手,顺应互联网发展新趋势,建设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信息平台,一切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工作,把空间建设与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紧密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动态发展,充分诠释了空间建设“开放、互动、透明和安全”的理念。我校获得本届华夏高科技产业特别创新奖和四项创新奖,必将鼓励和鞭策全校师生为学校按照社会需求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