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午,学院酝酿已久的系部专业调研论证听证会在图书馆一会议室举行。学院领导刘晓院长、邓顺川副院长、刘洪宇副院长、李斌副院长、孙向宇主席、谢希钢副院长、王庆国院长助理、系部正副主任、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各专业带头人出席了听证会。听证会由教务处唐春霞处长主持。
在听证过程中,十位系主任依次分别就系部专业设置、专业内涵及专业影响等内容向与会人员作了简要汇报。汇报的核心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问题:1、基于专业的现状及趋势分析,如何对现有专业进行解构、改造、重组与优化;2、基于内涵的构成分析,如何对专业内涵进在行凝冻、萃取、锤炼与升华;3、基于影响力的比较分析,如何对专业影响进行积淀、外显、延展与扩散。围绕上述关键点,与会人员展开了热烈、坦诚的交流与讨论,提出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建设性的意见。
邓顺川、李斌、孙向宇、谢希钢、王庆国等院领导对汇报作了精炼点评并提出了要求,概括如下:1、各专业调整、改革思路清晰,条理清楚;2、专业设置要以数为据,做到精细化,保证数据的效度与信度,并形成数据体系;3、专业内涵要进行要素分析,做到明确鲜明,不含糊、不回避;4、专业影响要进行比较分析,做到优劣明显,一目了然;5、要提高教师、学生的专业认同度,确保专业改革真正融入教育教学实践之中;6、专业调整分层次,在专业影响力上强调人的因素,注重专业发展的国际化视野,使专业对接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7、在专业建设与发展中,凝神静思,时刻保持忧患意识。
刘洪宇在发言中指出,各系部在专业调研论证工作中,目标明确、全员参与,聚焦问题、深究问题、广泛调查、多方论证,付出了辛勤劳动,发现了专业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探索了针对性强、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形成了“专业建设是事关生存发展的大事情”的共识,抢占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制高点。刘洪宇要求,各系部要相互借鉴、互通有无,下苦功进一步探究专业建设的深层次问题;各系部要将空间改革(革命)与专业建设融会贯通,相契相合。刘洪宇进一步强调,教务处负责将听证会各方意见汇总成指导性观念,各系部在指导性观念的引领下,把专业建设落到实处。
刘晓的总结发言提纲挈领、语重深长,突出了六个“要”,即要重视、要深化、要融通、要结合、要延续、要落实。“要重视”就是要充分认识到专业建设在学院发展中的特殊重要性,将专业建设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支撑;“要深化”就是要将专业的解构、改造、重组与优化提到变革(革命)的高度,要嵌入到每位教师心灵的最深处,使真正优质的专业、优秀的老师在变革(革命)中脱颖而出;“要融通”就是要将专业建设与空间教学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使两者相得益彰、交相辉映;“要结合”就是要将课程与实践紧密相连,强调实务,突出教师的实务工作经历;“要延续”就是要将专业论证听证会上的讨论要点、突出问题延续到各个系部,敢于打破习惯、传统、利益格局,使专业建设在学院、系部、教师、学生等各层面达成共识;“要落实”就是要将专业建设中的各种观念、各种设想、各种规划落到实处,不可流于形式,更不可虚无缥缈,要脚踏实地、要贴地而行,真正把专业弄明白、弄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