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90华诞之际,省政协副主席、我院院长刘晓教授举办了第二十八期院长沙龙。本期沙龙以“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为主题,在民政部长沙基层干部培训中心四楼会议室举行。李斌副院长主持,谢希钢副院长出席。
刘晓与三位在“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评选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代表陈翠娥、谢泉峰、邱俊,及来自全院各系的学生代表杜铁铮、祝秀云、王霜等11位同学共同交流。
刘晓指出,这次评选活动是集空间之力量,在广泛而民主的基础上,评选出了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我们在空间教学模式中,获得了最好的优质资源,而这种获得,是和我们优秀的老师分不开的,而我们这次“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评选活动则是对空间教育教学的一次极大推动。
十一位学生代表围绕“我最喜爱的老师”畅所欲言,谈了自己心目中的最喜欢的老师的特点。大家认为,最喜欢的老师特点体现在关爱学生、个人学识丰富,专业知识强,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并能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技能和素质的培养。
三位老师代表表示将再接再厉,倾听同学们的意见,更多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做同学们的良师益友。谢希钢也和大家分享了自己最喜爱的老师的故事,呼吁老师更多的去了解、鼓励学生,多采用赏识教育。李斌指出,优秀的老师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老师要时刻跟进时代的发展步伐。
刘晓在总结发言中强调,教育本源,学生为本,要想推行有特色的学校教育,首先要扬弃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创新,大力推行教育体制改革,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从学分制改革到空间教学,我院坚持利用现代最高、最新的技术改变教学模式,是适应社会发展现状,适应教育规律的表现。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演讲时指出,大学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温家宝总理强调,要按照教育规律来办学。而我院的学分制改革和空间教学就是遵循教育规律,更多地展示学生的个性的办学模式。学分制让学生可以自由地选课、选老师,空间教学则推动了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促使老师改变教学方法与态度,这些都为现代大学教育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