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电子系党总支于5月31日下午在系部沙龙召开了座谈会,系主任周志光、副主任徐立娟、学工部长张晓琳、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和全体辅导员出席座谈会。学生党支部、公寓党支部、团总支学生会以及各班级共13名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张晓琳主持。
座谈会伊始,全体与会成员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针对讲话中所指出的:“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结合我院正在开展的“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陈敏同学首先提出“教师是一种职业还是一种责任?”,和各位同学、老师一起探讨,周志光就这个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教师既是一种职业,同时教师身上更多的是承担着社会责任。接着各位同学畅所欲言,纷纷就“我最喜爱的老师”评价标准发表自己的观点,针对同学们评价最喜爱老师的标准之一“亲和力”,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也进行了讨论,杨晓艳、杨洲等同学都一致认为“亲和力”是最喜爱老师的评价标准之一,刘真同学则认为,他所讲的“亲和力”应该是指这位老师的人格魅力,对此,黄有全老师的回应是,不一定有亲和力就是一位好老师,周志光则引用了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老师同时也是最严厉的老师为例,告诉大家“严师出高徒”的道理。对于同学们所提到的学习上的各种困惑,包括对于课程设置的疑惑,徐立娟副主任和各位教研室主任也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围绕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的“三点希望”展开了交流讨论,即“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由此话题展开,刘真和陈敏两位同学提出“大学的课程设置,是为了我们能找一份好工作还是让我们学到东西?”这个问题时,座谈会的热烈氛围达到最高点,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分歧激起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在周志光的观点中达到共识,他说:“同学们学习不能太急功近利,用洛克菲勒的一句话来说‘教育本身不教给你任何东西’,你们在大学,更多的是学会一种思维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他还特别指出大家应该对知识抱着敬畏的态度,多做学术研究,在学校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注意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并且加强与老师的沟通与交流。同学们纷纷表示,会牢记并在学习中践行总书记对全国青年提出的三点希望。
此次座谈会以朋辈的方式进行交流,师生一起在讨论中加强了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学习和领悟,在同学们的畅所欲言中,老师们对于90后同学的所思所想有了进一步了解,达到了学习理论、沟通观点、联络感情目的。最后,周志光在总结中表示,此次座谈会时间有限,但师生之间的交流并没有结束,欢迎同学们通过空间、QQ等各种方式与老师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