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邓顺川接受省委周强书记颁发的”先进集体“奖牌
社会工作系廖鸿冰教授、王松老师被省政府记二等功
2011年2月11日下午,湖南省委、省政府在湖南宾馆二楼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对口支援四川理县灾后重建总结表彰大会。在本次表彰会上,我院荣获“湖南对口支援四川理县灾后重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邓顺川教授出席了表彰大会,并代表学院接受周强书记颁发的“先进集体”奖牌。此次表彰,我院是湖南高校唯一获此殊荣的一所学校。表彰会上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队队长、我院社会工作系廖鸿冰教授及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队县城站站长、我院社会工作系王松老师分别荣获“湖南对口支援四川理县灾后重建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并记二等功。 省委书记周强、省长徐守盛、省纪委书记许云昭、常务副省长于来山、省委秘书长杨泰波、省政协副主席谭仲池、四川省副省长钟勉、省长助理袁建尧等出席会议。 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为对口援建理县作出贡献的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医疗卫生人员、工程建设者、教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志愿者表示衷心感谢,向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四川人民致以崇高敬意。他说,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援建行动中,形成了具有湖南特色的援建模式。一是援建科学高效有序。二是锤炼了干部队伍。三是促进了理县的可持续发展。他指出,要认真借鉴对口援建经验,弘扬援建精神,营造凝心聚力干事业、团结一致谋发展的良好氛围,把全省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汇集到推进富民强省战略的伟大事业中来。 会议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于来山主持,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杨泰波同志宣读《关于表彰湖南对口支援四川理县灾后重建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代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四川省各族人民向湖南人民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四川理县县委书记蒋刚、参加援建的单位和工作队员代表在会上发言。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等地发生的特大地震灾害后,我院在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我院院长刘晓的领导下,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指示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序组织,紧急行动,周密安排,高效工作,凝聚学院才智,给力灾后重建,为四川理县科学恢复重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刘晓院长作出指示:“我们不仅要重建他们的物质家园,还要重建他们的精神家园,重建他们的社会关系,重建他们的发展能力。”于是向团中央、省妇联、团省委等部门派出专业技术力量,推荐我院社会工作专家史铁尔教授、心理学专家刘志红、罗艳珠教授等参加上级单位组成的赴川抗震救灾志愿团队,全力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让智慧为灾区人民减轻痛苦,重建精神家园。特别是社会工作系主任史铁尔教授利用专业技术优势,组建了一支社会工作义务服务队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后又发起成立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队,带领社会工作师生进行精神家园重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刘晓院长还于2009年3月专程赴理县检查指导灾后社会重建工作,指示驻守理县阵地的师生要利用援建契机,发挥专业优势,探索灾害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在此次总结表彰大会上,省发改委副主任、援川工作队队长张银桥特别称赞了湘川情社会工作。他说,精神家园重建工作,把对口援建从传统的物质层面拓展到了精神和社会层面,实现了援建层次的提升和援建理念的飞跃,创造了湖南援建的新模式,凸显了湖南援建的独特魅力。 在援建建设中,我院社工师生们肩负着学院的重托和湖南人民的期望,既出色地完成了社会建设任务,又充分地展示了我们民院人的形象,体现了民院人不惧风险、勇于担当的精神,体现了民院人的强烈社会责任和专业使命意识,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学院“爱众亲仁、博学笃行”院训内涵,让“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精神在对口援建中得到升华。
2011年2月11日下午,湖南省委、省政府在湖南宾馆二楼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对口支援四川理县灾后重建总结表彰大会。在本次表彰会上,我院荣获“湖南对口支援四川理县灾后重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邓顺川教授出席了表彰大会,并代表学院接受周强书记颁发的“先进集体”奖牌。此次表彰,我院是湖南高校唯一获此殊荣的一所学校。表彰会上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队队长、我院社会工作系廖鸿冰教授及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队县城站站长、我院社会工作系王松老师分别荣获“湖南对口支援四川理县灾后重建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并记二等功。
省委书记周强、省长徐守盛、省纪委书记许云昭、常务副省长于来山、省委秘书长杨泰波、省政协副主席谭仲池、四川省副省长钟勉、省长助理袁建尧等出席会议。
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为对口援建理县作出贡献的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医疗卫生人员、工程建设者、教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志愿者表示衷心感谢,向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四川人民致以崇高敬意。他说,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援建行动中,形成了具有湖南特色的援建模式。一是援建科学高效有序。二是锤炼了干部队伍。三是促进了理县的可持续发展。他指出,要认真借鉴对口援建经验,弘扬援建精神,营造凝心聚力干事业、团结一致谋发展的良好氛围,把全省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汇集到推进富民强省战略的伟大事业中来。
会议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于来山主持,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杨泰波同志宣读《关于表彰湖南对口支援四川理县灾后重建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代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四川省各族人民向湖南人民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四川理县县委书记蒋刚、参加援建的单位和工作队员代表在会上发言。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等地发生的特大地震灾害后,我院在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我院院长刘晓的领导下,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指示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序组织,紧急行动,周密安排,高效工作,凝聚学院才智,给力灾后重建,为四川理县科学恢复重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刘晓院长作出指示:“我们不仅要重建他们的物质家园,还要重建他们的精神家园,重建他们的社会关系,重建他们的发展能力。”于是向团中央、省妇联、团省委等部门派出专业技术力量,推荐我院社会工作专家史铁尔教授、心理学专家刘志红、罗艳珠教授等参加上级单位组成的赴川抗震救灾志愿团队,全力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让智慧为灾区人民减轻痛苦,重建精神家园。特别是社会工作系主任史铁尔教授利用专业技术优势,组建了一支社会工作义务服务队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后又发起成立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队,带领社会工作师生进行精神家园重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刘晓院长还于2009年3月专程赴理县检查指导灾后社会重建工作,指示驻守理县阵地的师生要利用援建契机,发挥专业优势,探索灾害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在此次总结表彰大会上,省发改委副主任、援川工作队队长张银桥特别称赞了湘川情社会工作。他说,精神家园重建工作,把对口援建从传统的物质层面拓展到了精神和社会层面,实现了援建层次的提升和援建理念的飞跃,创造了湖南援建的新模式,凸显了湖南援建的独特魅力。
在援建建设中,我院社工师生们肩负着学院的重托和湖南人民的期望,既出色地完成了社会建设任务,又充分地展示了我们民院人的形象,体现了民院人不惧风险、勇于担当的精神,体现了民院人的强烈社会责任和专业使命意识,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学院“爱众亲仁、博学笃行”院训内涵,让“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精神在对口援建中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