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同学们在推动空间教学中提出的创意,这将是一次划时代的空间革命和教学改革。大学城的空间是同学们的学习空间、想象空间、自由空间、创新空间。同学们自己创造空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记录了自己的黄金年代和成长历程。”1月12日以“学生空间建设”为主题的第二十五期院长沙龙在图书馆召开。刘晓院长与软件学院谢玲、社工系吕玉琴、艺术学院周亚纶等十一位学生代表一起分享和展示了学生空间建设的成果。副院长刘洪宇、谢希钢出席,副院长李斌主持。
刘晓开门见山,提出了学生空间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将学校的教学推向四化这一要求,即推向国际化、标准化、模块化、信息化,要逐步完善学校的教学建设,实现全方位的资源共享。各系学生代表在沙龙上纷纷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空间建设情况,展示了空间的风采,从自己创建的空间内容进行详尽的解说,比如空间首页、包括的项目、视频格式转化等等方面全面地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学习空间建设的整个过程。
与会学生也都介绍了自己的空间建设经验,并提出了一些空间建设的建议。社工系吕玉琴在会上就提出建议说,学校可以组织开设一门关于“空间制作课”的课程,让同学们了解如何制作好自己的空间,利用这个交流平台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更好地融入到空间建设这场革命中去,刘晓院长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强调将会把它作为一项议事列入下次世界大学城建设讨论会议上。各系学生代表都一致表示,教学空间建设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能够让同学们取长补短,充分利用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源,全天位、多层次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刘洪宇提出空间革命靠我们的推进才能够完善。谢希钢表示,要组织老师多关注大学城的动态发展和空间管理,把这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建设好,为大家提供一个全面自由发展的空间。
最后,刘晓院长针对代表在会上提出的关于电脑使用以及空间上课问题进行了回答。他说,学院打算将图书馆的二、三层楼,甚至四楼改造成为网络化的学习媒介和中心,让同学们到图书馆来进行空间学习,贫困学生可以免费上网进入空间,为同学们进入空间学习创造条件。同时,他还指出,学院的多媒体教室将安装电子白板,接通互联网,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以适应学院的空间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