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下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开展集体备课会,致力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在湖南革命人物专题馆VR教学区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这也是我校与师大马院对口协作开展的第四场活动。
将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要紧紧抓住为什么融入、融入什么、怎么融入这一基本问题,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理论之问、实践之问、历史之问、全球变化之问,实现学思用、知信行的贯通。集体备课分为两个部分: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文珍教授、焦晓云副教授、黄艳副教授、丁峰博士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概论课”“德法课”进行了专题讲座和经验分享;我校马院胡梅老师作全国高职高专“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五章分享。
在集体备课会上,焦晓云首先从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原则进行了解读,随后通过建构示例方式进行个例分享,尤以第八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举例说明如何融入课程。黄艳从概论课导言到第七章进行了充分详细的解读,不仅把准了理论切入点、拓展概论课的理论深度,还不断增强概论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时代性和政治性。丁峰以一线教师代表出席了教育部社科司关于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建议最后一轮审议的经验,分享了参加审议过程的感受。陈文珍从“立足课程性质领会融入点、抓住核心问题讲透融入点、结合现实困惑讲活融入点”出发,讲授了每章教学知识点的融入,希望老师们能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教学,做好学生思想和价值的引领。
最后,胡梅对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德”的备课进行汇报,陈文珍教授重点从教学课件的设计、教学素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取以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契合点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对汇报给予了高度肯定,也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修改建议。
此次开展的对口协作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学院举办集体备课成果展示会的目的是为老师们搭建一个平台,加强老师之间在教学方面的交流和学习,进一步提升思政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青年教师谢敏霞表示,集体备课会后将精心开展教学研究,切实找准切入点、契合点,通过最鲜活的教学资源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为思政课教学注入了强大的思想能量,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打造思政“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