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疫情情况怎么样,在家一切都好吧?”“老师,我在家挺好的,每天坚持上网课”“老师,课余时间我一直在开展抗疫志愿服务”……今年开学季各地反复的疫情形势,让很多同学迎来了一个超长的“暑假”,在民社学院,有这么一群学生让辅导员一直牵挂,他们便是因为疫情暂时无法返校的一百多名新疆和西藏籍学生。
防疫有距,关爱无间。开学以来,学院依托“石榴籽”辅导员工作室,组织辅导员们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新疆和西藏籍学生开展“云”家访,一场特殊的“云连线”跨越千里,在校园与新疆、西藏等地之间展开,辅导员和自己的学生通过云上“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受访学生的在家的生活学习情况,一句句关怀,一声声问候,将学校和老师的关心关怀送到了学生的心坎上,拉近了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受访学生纷纷表示,“云”家访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来自千里之外的老师们真切的关心。
陵园2132班的艾丽菲·司拉依江同学家住新疆乌鲁木齐天山区,她是学校“新边疆”创新创业团队核心成员,暑假前半程一直在校准备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比赛结束回家后,正巧遇到新疆疫情爆发,在辅导员和同学们的关心和鼓励下,她战胜了对疫情的恐慌,在家每天除上网课外,一直在积极备战国赛。
同样身处西藏拉萨的民管2031班尼玛卓嘎同学,在西藏疫情爆发后,她第一时间就加入到当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每天的卡点值班、核酸检测、防控物资统计,每一项工作她都不敢掉以轻心。正如她自己所讲“当我自己亲身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我才真正的感受到这一身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的勇气和责任”,在民社学院西藏籍学生中,除了尼玛卓嘎,还有索朗旺姆德珍、罗布扎西、洛桑等一批学子积极投身于家乡疫情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彰显了“爱众亲仁,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
民社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表示,本次“云”家访活动架起了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桥梁,通过家访深入了解因疫情暂时无法返校学生在家的生活学习情况以及实际困难,搭建起了学校与家庭家校联动的育人平台,学院后续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及时解决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学生工作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用爱心文化构筑家校共育的“同心圆”。